
一条古桥,承载着“一桥跨三镇”的市井繁华;一声叫卖,回荡在供销社与老布厂的旧日时光。10月19日,板桥社区关工委主办的“板桥奇遇记”沉浸式文化快闪活动温情启幕。当学生们化身“时空穿越者”,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互动任务,叩开了三十年前的板桥头,在欢声笑语中打捞起沉淀于砖瓦之间的城市记忆,以青春视角解锁历史密码,为板桥老街注入了新的时代活力。
此次活动摒弃单向知识灌输,以“收集文化能量”为主线,将板桥从明代军事重镇到近代商贸枢纽的历史,邢、刘、梅三大家族佳话及布厂、酒坊往昔繁华,巧妙融入趣味任务,引导年轻人从历史“旁观者”转变为“亲历者”与“传承者”。
活动精心设计三大任务区,开启不同维度的文化入口。“文化大富翁”里,知识在问答中复活,学生们通过回答“板桥为何得名”等问题,重温先民智慧;在“传承卡”指令下模仿绣娘穿针,与纺织业产生跨越时空的连接。“染坊危机”中,以长筷运送“染料”,模拟板桥布厂林立景象,赛道旁的文化问答牌,将扎染秘诀、布厂故事娓娓道来。“竹篓密码”则将投掷游戏升华为与天地节律的对话,二十四节气植入游戏规则,让学生们手持代表物候农事的“时令之匙”,模拟理解先民“顺天时而为”的生存哲学。
“穿越之旅”终点站“板桥供销社”将活动推向高潮。“城市记忆馆”老物件展摊,静默的竹篓、汤婆子勾勒出计划经济时代生活轮廓;“怀旧零食铺”里,无花果丝、梅饼等古早零食,用味觉密码唤醒集体记忆;“童年时光机”老式糕点摊,鱼皮花生、茴香豆等质朴点心,复刻旧时邻里分享幸福的温情场景。
一位参与活动的学生感慨:“玩‘染坊危机’时,我好像能看到当年布厂工人忙碌的景象,历史不再是书本上的,它变成了我手里的筷子和脚下的路。”这场活动让文化从抽象符号变为可感知经验,青春活力为古街历史注入新叙事,文化底蕴滋养了年轻一代精神世界。
千年板桥,文脉悠长,昔日的板桥古桥虽已隐入历史,但“板桥”的文化生命正在以新的方式延续。当古老故事被赋予青春体验,深厚的文脉便能跨越时空,在城市更新中生生不息,与新一代共同执笔,书写时代新篇。



撰稿人:王路遥
审稿人:李萍

| 江阴市关工委版权所有 江阴市关工委主办 1024*768分辨率,16位以上颜色,IE6.0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ICP备05002806号 |
|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