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您的光临!
设为首页   加入收藏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 > 校园内外
巧手制风铃,聆听海洋的声音
发布时间:2025-08-13

8月5日下午,城东街道长山社区暑期夏令营迎来了一场充满海洋气息的特色活动——“贝壳风铃DIY”。孩子们与家长携手合作,用五彩斑斓的贝壳、灵动的绳线和精致的小珠子,将大海的馈赠转化为摇曳生姿的风铃,在欢声笑语中感受海洋文化的独特魅力。

活动伊始,社区志愿者为大家娓娓道来贝壳风铃的起源。相传,贝壳风铃最早源于沿海渔民的生活智慧——渔民们将出海捕捞时收集的贝壳串起,悬挂在船舷或屋檐下,风吹过时,贝壳碰撞发出清脆声响,既被视为“平安的信号”,也寄托着对大海的敬畏与感恩。如今,贝壳风铃已成为传递自然之美与生活情趣的手工艺品,承载着人们对海洋的向往。

随后,志愿者详细介绍了不同贝壳的特点与搭配技巧:

• 海螺:体型较大、纹路独特,适合作为风铃的“主心骨”,声音浑厚悠长;

• 扇贝:边缘圆润、色彩洁白,适合串在风铃中段,碰撞时声音清脆悦耳;

• 小海螺与贝壳碎片:体型小巧、形态多样,可搭配彩色珠子穿插其间,增加层次感与灵动感。

“搭配时可以遵循‘大小错落’原则,让风铃悬挂时更显协调;颜色上既可以选择同色系营造清新感,也可以大胆撞色展现活力哦!”志愿者的讲解让大家对接下来的制作充满期待。

材料发放后,孩子们兴奋地挑选贝壳,家长们耐心协助打结、固定。有的家庭选择以蓝色珠子呼应海洋主题,有的则用彩绳编织出个性造型。“妈妈,你看这个扇贝上的花纹像不像海浪?”孩子们的奇思妙想与家长的细致耐心碰撞出奇妙的火花。当一串串独一无二的贝壳风铃完成,轻轻晃动便发出清脆声响,仿佛把大海的声音带回了社区。

此次活动,不仅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感受了手工创作的乐趣,更让大家在合作中领略了海洋文化的韵味,为暑期生活增添了一抹清新的海洋蓝。接下来,长山社区暑期夏令营还将持续推出丰富多样的活动,陪伴孩子们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夏天。

撰稿人:汤婷

审稿人:刘乔治

江阴市关工委版权所有 江阴市关工委主办
1024*768分辨率,16位以上颜色,IE6.0以上版本浏览器
苏ICP备05002806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