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风里党群驿站内墨香浮动,一张张习字纸铺满长桌。长桌旁,孩子们的小手紧握毛笔,屏息凝神,目光随着笔尖在纸上缓缓移动,小心翼翼地描摹着横竖撇捺。金童社区“邻里楷堂”的楷书基础课堂正于此悄然绽放,为社区青少年的假期注入墨韵清流。
课堂上,在钱建兴老师—一位退休多年、左臂虽有不便却依然执着于书法传承的老教师的悉心引导下,孩子们开启了探索汉字之美的旅程。课程秉持“根植传统,夯实基础”的理念,孩子们从最基础的“永字八法”入手,一笔一画地精研点、提、钩、折等楷体基本笔画的精髓。
课堂里,稚嫩的小手腕悬空运笔,努力体会着老师强调的力度与节奏。从最初的生涩僵硬,到逐渐感受到笔画的提按转折,孩子们专注的神情里透露出对古老汉字的敬畏与好奇。“原来写一个‘正’字,藏着这么多门道!”一位学生兴奋地展示着自己的习作,脸上洋溢着发现的喜悦。在墨痕的深浅变化间,孩子们的手指触摸着千年文化的方正筋骨,感受着汉字结构的严谨与气韵的流动。钱老师的指导化作了孩子们笔下渐趋稳健的线条,那份师者的坚韧与纯粹,无声地滋养着每一颗探索的心。
将课堂设在春风里党群驿站,更赋予了“邻里楷堂”贴近生活的温度。驿站敞亮宁静的空间,为孩子们营造了远离喧嚣、沉浸墨香的天地。许多家长欣喜地发现,假期里曾沉迷电子屏幕的孩子,如今主动要求提前到驿站练字,那份专注与热情令人欣慰。社区工作人员表示:“看到孩子们在‘家门口’就能爱上书法、感受汉字之美,正是我们服务为民、文化惠民的生动实践。”
就这样,在春风里驿站的一方墨案上,孩子们的小手执笔,用心感受着笔锋的流转与墨色的交融。 当横竖撇捺的千年规矩遇见童真好奇的探索,当红色阵地的温暖服务拥抱稚嫩的笔触,金童社区正以最朴实的行动,在青少年的假期时光里,写下文化传承的序章——于一笔一画的练习中,涵养方正心性;在最贴近生活的天地里,孕育未来气象。
撰稿人:孙耀威
审稿人:陈梦娇
江阴市关工委版权所有 江阴市关工委主办 1024*768分辨率,16位以上颜色,IE6.0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ICP备05002806号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