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1日上午,顾山镇赤岸村校外辅导站的教室里传来阵阵嘹亮的歌声。暑期第一天,来自苏州科技大学的大学生志愿者王楠与 20 名乡村孩子开展 “红歌嘹亮心向党”主题教育,以悠扬的红色旋律和生动的手势舞表演,为中国共产党成立 104 周年献上真挚祝福。
红歌嘹亮:从旋律到情感的传承
活动在激昂的《妈妈教我一支歌》中拉开序幕。当伴奏响起,王楠站在队伍前方,手持乐谱,用温柔而坚定的声音引导孩子们:“大家注意听前奏,感受旋律里的情感,就像在跟妈妈诉说心里话一样。” 她逐句示范歌词的发音,时而轻拍节拍纠正节奏,时而蹲下身与孩子们对视,鼓励他们放开歌喉。
“妈妈教我一支歌,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……” 起初,孩子们的声音略显羞涩,眼神中带着一丝紧张。王楠轻轻走到孩子们身边,一边领唱“分组对唱”“领唱接龙”的方式活跃气氛。孩子们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,红色歌曲的旋律不仅回荡在教室,更悄悄渗入他们的心田。
手势传情:红色基因融入肢体语言
“接下来,我们要用手势来‘画’出歌词里的故事。”王楠利用多媒体耐心讲解《妈妈教我一支歌》的手势舞动作。她将每个动作拆解成简单的手势符号,配合歌词含义逐一示范。孩子们跟着王楠的动作认真模仿。起初,不少孩子的手势显得笨拙,动作也跟不上节奏。王楠站在孩子身后,轻扶着他们的肩膀调整姿势。
当旋律再次响起,孩子们一边唱着歌,一边用稚嫩的小手比画出整齐的手势:时而双手合十比作 “花朵”,时而张开双臂象征 “拥抱”,时而竖起大拇指表达 “点赞”。当唱到‘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’时,孩子们右手握拳从胸前向上举起,每一个手势里都是对党的满满的热爱。
薪火相传:在歌声中种下红色种子
活动间隙,王楠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讲述建党节的由来,“7 月 1 日是党的生日,就像我们每个人都有生日一样,党已经陪伴我们走过了 104 年……”孩子们围坐在她身边,瞪着好奇的眼睛,时不时举手提问。王楠耐心解答,将抽象的党史知识转化为生动的故事,让红色基因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。
活动尾声,王楠与孩子手拉手共同唱响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》。嘹亮的歌声穿透教室,回荡在赤岸村的上空。
这场充满温情与活力的红色教育活动,不仅让乡村孩子在歌声与舞姿中感受到党的温暖,更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引导他们树立爱党爱国的价值观,让 “学党史、强信念、跟党走” 的信念化作成长路上的灯塔,照亮他们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接班人的征程。
撰稿:黄惠刚
江阴市关工委版权所有 江阴市关工委主办 1024*768分辨率,16位以上颜色,IE6.0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ICP备05002806号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