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您的光临!
设为首页   加入收藏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 > 名师指路
做好四件事,陪伴孩子自律成长
发布时间:2023-08-24

孩子的成长,离不开良好品质的养成,自律就是其中最重要的品质之一。那么,该怎么培养孩子自律的品质呢?和大家分享四件事,如果能做到这四件事,自律品质不再遥不可及,孩子的优秀也将水到渠成。

第一件事:正面引导,帮助孩子找到兴趣所在

自律是反人性的,10岁以前,孩子都属于右脑型智力,思维方式是感性的、发散的。孩子越聪明,发散思维就越强,越没法忍受长时间做单一的学习任务。在大人看来,这就是不自律。这时,请家长们一定要积极引导孩子,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”,不妨多带孩子尝试各种新鲜事物,多方面多角度地帮助孩子找到热爱的事物,耐心等待,适度引导,进而产生由内向外的向往,变“他律”为“自律”。

第二件事:亲密陪伴,引导孩子合理管理时间

自律的孩子,往往拥有着被认同被爱的父母。因此,请用心经营您和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,多鼓励多肯定。当孩子开始感知时间,我们可以引导孩子遵循时间计划去做事,比如,制定时间日志,共同拟一个可行的计划表,按一天所有任务的集合做个清单,给每件事安排一个特定的期限。具体而言,您可以和孩子准备一叠颜色各异的便利贴,在每张纸上写下一个任务,按事件序号贴在墙上,按时完成一个任务就做个记号取下来。渐渐地,孩子就会养成分配时间的习惯。

第三件事:放手对待,教会孩子设置合理的规则

培养孩子自律,一定要放手对待孩子,给予孩子独立自主的机会。可以是一次简单的“购物计划”,可以是一次郑重其事的“出游攻略”。让孩子安排,尊重他的决定。与此同时,尝试教会孩子学会遵守规则。“购物计划”中注意物品的合理分类,不过度购买。“出游攻略”中关注公共场所的礼貌问题,遵守秩序。从小事出发,让孩子感受规则无处不在,是培养孩子规则意识的重要开端。

第四件事:化整为零,教会孩子树立小目标

自律品质的养成,还有赖于对自我能力的认同。因此,不妨将对孩子的目标设置得更具体些,每天读书半个小时;每天练习跳绳20分钟;自己收拾小抽屉;自己整理每天的衣物……面对复杂的事,不妨和孩子一起分解、细化、简单化,相信通过这样的方式,孩子能够更好地建立自信,自然而然愿意付诸实践。

“来,宝贝,我们一起……”和孩子一起亲密地聊天、一起游戏、一起玩耍,找到有兴趣的事、学习科学管理时间、设置合理的规则、每天完成小目标……这样的画面多美好。自律,是可以训练的,自律,也是值得等待的。它让人的意识真正当家作主,帮你去到你想去的地方,帮你到达你生命想要到达的高度。让我们从现在开始,做好四件事,培养孩子的自律吧!

江阴市关工委版权所有 江阴市关工委主办
1024*768分辨率,16位以上颜色,IE6.0以上版本浏览器
苏ICP备05002806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