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您的光临!
设为首页   加入收藏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 > 家教园地
所有教育手段到了孩子青春期都将失效,只有这一招还能管用10年(三)
发布时间:2023-01-31

3.父母学会这一招孩子平稳度过青春期

那我们面对青春期叛逆的孩子,就真的无计可施了吗?其实不然。清华附中前任校长王殿军曾在演讲中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法——

家长要“多做饭,少说话”。

就是说,当孩子进入青春期,父母要做的,就是避免和孩子发生正面冲突,多做饭,把饭做好一点,少说话。有问题就求助于老师和他的同学,而不是试着改变孩子。

作者@明前茶,曾讲过一个“割漆人教子”的故事。

割漆人老郑的儿子从上了高中后就开始厌学,大伙本以为老郑会把儿子毒打一顿,谁曾想他却跟儿子许诺:“你若是能跟我当一个月的割漆工,剩下的书不念也罢。”儿子听了之后,立马答应,跳下床磨割漆刀去了。妻子郑嫂不放心,悄悄跟老郑抱怨他把孩子都带野了。但老郑却淡定地说:“孩子马上要高三了,打游戏打得黑白颠倒,如果他能跟我熬下来,也算是成人了。”第二天,两人凌晨4点半就进山割漆了,结果还不到下午,儿子就累得浑身酸痛。这天晚上,当他回家时,发现母亲早早做好了一桌子美味等着他,并未说只言片语。对着这桌色香味俱全的饭菜,儿子不禁眼眶发热。从此,儿子带着他从前视如寇仇的课本,决定返回课堂好好读书。几年后,儿子顺利考上大学找了份好工作,把老两口接到了城里生活。

老郑夫妻无疑是智慧的。当青春期的儿子叛逆厌学时,他们没有利用父母的权威胁迫孩子,而是后退一步,用以柔克刚的方式与孩子过招,化解了孩子成长路上的迷茫。

所以说,千万别小瞧“多做饭,少说话”这6个字,背后深意非常值得父母学习。

多做饭,代表着对孩子默默的爱,温暖,付出。

作家刘小念的一篇文章里,父亲和青春期的儿子大吵了一架,老爷子听说之后,教育自己的儿子:当爹的,对儿子就两个字,一个是爱,一个是熬;不管儿子可不可爱,越是在他不可爱的时候,越是要坚定不移、不求回报、默默地爱。 在爱里长大的孩子,就算离谱,也早晚会变得靠谱。青春期的孩子别扭又敏感,最渴求的就是父母无条件的关爱。不是因为“我学习好才爱我”,而是全心全意希望“让对方成为他自己”。只有当情感的壁垒被打破了,感受到被爱的孩子,内心才会柔软下来,愿意对父母敞开心扉。

少说话,则意味着少唠叨,少说教,给孩子充分的空间与自由。

心理治疗师李子勋曾说过,家有青春期孩子,父母要做到“不求不助、有求必应”。青春期的孩子思想独立有主见,如果父母一味侵占孩子的边界,无视孩子的感受,只会激发孩子的逆反情绪。

所以,父母要放下权威者的心态,学会避其锋芒,在孩子求助的时候适时出现。少一点唠叨、指责,多一点尊重和共情,才能赢得孩子已经进化的心。

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:“任何一种教育现象,孩子越少感受到教育者的意图,他的教育效果越大。”当你闭上嘴、多做饭、不镇压、不逃避,安静地守护着孩子的健康成长,家就是孩子最温暖的港湾,父母就是孩子最依恋的对象。

4.作家麦家曾说过这么一段话:

“青春期就是一种危险,可以上天也可以入地,可以是一把刀也可以是一朵鲜花。我们作为长辈,只有一种选择,帮助他变成一朵花,抹平坚韧的地方。帮助他度过最摇摆不定、定时炸弹的这样一个阶段。”

青春期,是父母和孩子共同经历的一场考验和蜕变。衷心祝愿所有父母,都能放平心态,坚定不移地站在孩子身后。适当沉默,用心付出,耐心等待,陪伴他平稳度过人生中的重要时期,一起走向更加勇敢、坚定的明天。

最后,用一段我很喜欢的话送给各位正与青春期孩子博弈的父母:我爱你,如果前方有一条我曾经跌得面目全非的路,而你却执意想要去,我希望我爱你的方式不是拉住你、告诉你不能去,而是给你准备好最耐穿的鞋,备好雨伞,告诉你第二个路口地很滑,第五条街道有小偷。去吧,回来家里有饭!

 

江阴市关工委版权所有 江阴市关工委主办
1024*768分辨率,16位以上颜色,IE6.0以上版本浏览器
苏ICP备05002806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