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充分发挥心理委员在班级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桥梁与纽带作用,提升学生自我关怀与同伴互助能力,9月5日上午,学校心理老师吴丹妮为全体心理委员送上一堂生动实用的“心灵成长课”。
培训伊始,一场名为“打开双手”的心理游戏迅速拉近了现场距离,让同学们在互动中体验打开心扉、建立信任的过程。
吴老师详细讲解了心理委员的三重角色定位:哨兵、传声员和支持者。心理委员既要主动排查同学的心理状态,了解其性格、学习、生活等基本情况,及时发现潜在问题;也要积极宣传心理健康知识,将班级需求准确反馈给班主任与心理老师;更要以真诚的态度关心同伴,用心倾听、耐心开解,搭建起温暖的心灵沟通桥梁。
针对实际工作中的注意事项与应急处理,吴老师给出了清晰的行动指南。她反复强调“保密原则”的重要性,同时明确“早发现、早报告”的工作底线,提醒同学们帮助他人时需量力而行,切勿超出能力范畴。针对突发情况,她梳理了“保持冷静—倾听共情—联系老师—陪同咨询”四步处理流程,确保心理委员能科学应对、高效协助。
此外,培训还聚焦实用技能的提升。吴老师通过案例演示,讲解了倾听中的肢体语言技巧与沟通禁忌。心理委员们在老师的指导下,学习并认真填写班级心理晴雨表。
此次培训让心理委员们明确了职责使命,掌握了基础的心理互助技巧。同学们纷纷表示,将把所学运用到日常班级生活中,当好班级的“心灵守护者”。
撰稿人:龚莲花
审稿人:黄晓蕾
江阴市关工委版权所有 江阴市关工委主办 1024*768分辨率,16位以上颜色,IE6.0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ICP备05002806号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