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您的光临!
设为首页   加入收藏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 > 校园内外
做情绪的主人
发布时间:2025-09-10

为帮助青少年及其家庭更好地认识情绪、管理情绪,江阴市澄江街道文富社区联合专业心理咨询团队,于9月7日开展了一场主题为“做情绪的主人”的青少年与家长心理团辅课。本次活动特邀资深心理咨询师玲珑老师主讲,通过理论讲解与趣味实验相结合的方式,引导青少年和家长共同探索情绪的奥秘,学习情绪管理的有效方法。

活动伊始,玲珑老师以“情绪是什么”为切入点,带领大家走进“喜怒哀乐”的情绪世界。她指出,情绪是人类对外界刺激的自然反应,它本身并无对错,关键在于我们如何识别、接纳并合理表达。许多青少年在面对学业压力、人际交往或家庭矛盾时,常常因情绪积压而产生焦虑、愤怒甚至自我否定,而家长也常因误解孩子的情绪表达方式而加剧亲子冲突。因此,学会“认识情绪”是迈向情绪健康的第一步。

为了让抽象的情绪概念变得生动可感,玲珑老师设计了一场别具匠心的实验环节——“情绪瓶实验”。她准备了三杯液体:一杯纯净水、一杯可乐和一片泡腾片。她解释道:“纯净水代表平静、平和的情绪状态,清澈透明,如内心安宁;可乐象征激烈、翻腾的情绪,一旦开启,气泡四溢,就像愤怒或焦虑爆发时的不可控;而泡腾片,则是我们面对压力时突然被触发的情绪反应。”

在玲珑老师的引导下,孩子们将泡腾片投入纯净水中,瞬间气泡升腾,水变得浑浊而活跃。“这就像我们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,原本平静的心情突然被搅动。”一位参与活动的初中生感慨道。接着,老师让大家观察气泡逐渐消散、水体重新恢复清澈的过程,并引导大家思考:“情绪就像这杯水中的气泡,它会来,也会走。重要的是,我们不必被它带走,而是学会等待它平息,再做出回应。”

这一实验不仅让青少年直观理解了情绪的产生与消退过程,也让家长们深受启发。一位母亲分享道:“以前孩子一发脾气,我就急着批评或压制,现在才明白,应该先帮他‘看见情绪’,再一起‘管理情绪’。”玲珑老师强调,情绪管理不是压抑情绪,而是提升情绪觉察力,学会在情绪波动中保持理性,做情绪的“主人”而非“奴隶”。

活动中,玲珑老师还带领亲子家庭进行了“情绪卡片”互动游戏,鼓励孩子用词语或图画表达自己最近的情绪体验,家长则练习倾听与共情。许多家庭在交流中流露出久违的温情,有的孩子坦言“其实我不是不想写作业,是害怕做不好”,有的家长也反思“原来我一直说‘别哭了’,却忘了问‘你为什么难过’”。

文富社区负责人表示,此次心理团辅课是社区推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的重要举措之一。未来,社区将持续开展系列心理支持活动,构建家庭、学校、社区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支持网络,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。

撰稿人:张心宇

审稿人:蒋静燕

江阴市关工委版权所有 江阴市关工委主办
1024*768分辨率,16位以上颜色,IE6.0以上版本浏览器
苏ICP备05002806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