③第三级:给你最需要的东西
好,咱们还是那个感冒,也还是那个喷嚏,现在,再换一个同事。
他除了关心你,要你吃药、回家早点休息,还说出了这些话:“最近手头事情多,你是不是担心自己的身体吃不消?或者做不好工作挨领导骂?”
妈耶,你简直是我肚子里的蛔虫,你咋知道我在想什么啊?
然后,你们就聊开了,接下来要怎么办,如何避免挨领导批评巴拉巴拉......
这就是同理心的第三层境界。
他不仅知道你在说什么、理解你的情绪,还察觉到了你情绪背后的真正意图!
同样,回到家,还是那个孩子,他说肚疼。
当然,他可能真的只是吃太撑了,你帮他揉一揉就好了。
但有时候,孩子可能没啥毛病,他就是这里不舒服、那里不舒服。那我们可能就要去察觉他背后的意图了:“你是不是觉得作业太难,有些搞不定,需要帮助啊?”“你是不是一个人无聊,想要妈妈陪你一会?”
当我们在越高层级与孩子对话时,孩子就越能习得高层级的情商。
因为耳濡目染,他能理解话语背后的情绪和动机,因而能给到别人支持和理解。
情商越高,孩子就越受欢迎。他的人际关系、沟通能力和领导力,都不会差。将来步入社会,可能就会有更多的机遇。
那,如何培养孩子的情商呢?
2.3个习惯
情商高的孩子,一般有3个习惯。
若我们平时培养好孩子这3个习惯,那也能收获一个高情商的娃。
①思考他人的习惯
孩子在6岁以前,是以“我”为中心的:我很生气、我不开心、你们都要让着我、我要最大的苹果......
但如果孩子6岁以后,还只知道“我”,没有“他人”的概念,那他就很难去体谅到别人的需求和情感,也就很难发展出情商来。
想要孩子养成“思考他人”的习惯,我们平时就可以适当告诉他别人的感受:“我知道你不开心,但当你动手打他的时候,他会很痛的。”“你把纸屑扔一地又不收拾,我也会生气啊,而且每次都是我收拾,我会很累的。”
适当引导孩子走出自我中心,让他看到“我”的同时,也要看到“他人”的存在。
若能养育一个同理心强、情商高的孩子,你会发现,带娃虽然辛苦,但真的也很甜、很暖心~
江阴市关工委版权所有 江阴市关工委主办 1024*768分辨率,16位以上颜色,IE6.0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ICP备05002806号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