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您的光临!
设为首页   加入收藏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 > 家教园地
孩子的安全感,就是这样被毁的!(二)
发布时间:2022-07-01

2.用情感剥夺威胁孩子

生活中,面对孩子的淘气、不听话行为,很多家长都会来一句“再不听话,妈妈就生气了”!

表面上看这个方法好像立竿见影,能镇住孩子一时,可是其实这么做无异于饮鸩止渴,孩子会认为妈妈生气了,我才需要刷牙、才需要回家,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

“你再哭我就把你扔了”、“你这么不听话,明天你就不要回家了”,这些带有恐吓性的语言,会让孩子担心自己会被抛弃。而无论是何种形式的虐待,对孩子来说都是毁灭性的!

调查结果显示,如果家长常常对6岁前的孩子说“你再这样,我就生气了”,那么孩子慢慢就会养成消极的负面人格,并产生自卑忧郁的心理,也害怕与陌生人相处。

3.捉弄孩子,开无聊的玩笑

很多大人会跟孩子开玩笑说:“你妈妈不要你了”!哪有妈妈不要自己孩子的呢?大家都知道答案,所以觉得开开玩笑是没有关系的。但是你知道吗?孩子有时候会相信,特别是几个人反复说,那还真是三人成虎了,大人都信,何况一个孩子,而当你的话被相信了,在孩子心里产生的后果,估计你从来就没有想过。

孩子会焦虑,甚至会讨厌妈妈,抵触妈妈,导致孩子缺乏安全感。很多家长碍于面子,不好意思阻止亲戚朋友,担心得罪他们,眼睁睁看着孩子被逗的手足无措,毫无办法。

如果我们孩子的年龄足够大,超过3岁,有表达能力,他可以表达自己观点的时候,那我们就可以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。如果孩子没有表达能力,可以学着用孩子的腔调接上旁人的话:“才不会呢,妈妈说过会永远爱我的。”

如此回答,既解开了孩子的疑惑也不失立场。

4.分离焦虑没处理好:偷偷溜走

很多妈妈曾有过这样的经历。不忍心听到孩子大哭,趁着孩子睡着时候偷偷溜走;平时出门上班会让孩子奶奶引诱孩子到其他地方,再偷偷溜走...

当孩子一转眼或睁开眼睛发现妈妈不见了,整个人会特别恐慌。不知道妈妈什么时候不见了,又不知道如何去找妈妈,其实这是一种非常糟糕且破坏孩子安全感的行为。

我记得一位朋友曾说过,孩子小时候因为太粘着自己了,因此每天上班都得偷偷地溜走,就怕被孩子缠上。后来,别人家的孩子上幼儿园一个星期就适应了,而她家的孩子半年多还没适应过来。每天上学必哭,而且大病小病不断,没上几天学就又生病了。

其实只要记住十六字诀,就能很好的解决孩子的分离焦虑:温和坚定,快速告别。向他保证,一定回来!

不要偷偷离开,也不要因为孩子的哭而妥协,孩子可能会哭得很凶,但是他的哭闹,只是在表达依恋。你的限制,能让他感到安全。

江阴市关工委版权所有 江阴市关工委主办
1024*768分辨率,16位以上颜色,IE6.0以上版本浏览器
苏ICP备05002806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