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位家长曾抱怨:三年级之后,孩子成绩下降得厉害,一、二年级轻轻松松拿双百,排名一直靠前,可到了三年级,考不了高分,名次也下降了很多。
这种落差不仅打击到了孩子,连她自己也很震惊。这位家长的苦恼,很多家长都曾经历过,三年级之后,孩子在学习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:粗心大意,丢三落四,作业错误率很高;以前经常得满分,现在上80分都很难了;上课无精打采,经常开小差,不愿意回答问题;坏习惯变多了,经常和大人顶嘴、唱反调;……
人们称这种现象为:“三年级是道坎儿”或者“三年级现象”,意思是在幼儿园、一二年级一直表现很好的孩子,到了三年级,学习就开始出乎意料地变得很吃力,成绩呈下降趋势,令家长感到十分不可思议。
这种现象不仅出现在国内,在美国、德国、日本也会有类似的情况发生。今天这篇文章,我们就来和大家聊聊三年级现象发生的原因以及对策。
一、“三年级现象”发生的原因
“三年级现象”的发生不是必然,它是诸多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,以下几点,或多或少为这种现象的出现埋下隐患。
1.早期过多的超前学习
抢跑的孩子最容易后劲不足。3、4岁就开始学习课本上的知识的孩子与没有学习相关知识的孩子,一年级会有显著差距,但是差距会快速缩小,在小学二年级时完全消失。
最可怕的,一些孩子发现学习内容都是学过的,“我已经学过这些”的自信,让他们上课不专心,失去学习的兴趣。
2.三年级后学习难度加大
与一、二年级背诵记忆不同,三年级之后的学科学习对孩子提出了新的要求。
不但需要孩子具备新的思维方式,还需要孩子用全新的方法来运用以前学过的一些知识,学习难度有了跨越式的提高。
孩子如果基础不扎实,思维发散和阅读能力跟不上,成绩也很难跟上。
3.三年级孩子心理发展步入一个全新的阶段
路易丝·埃姆斯曾经在《你的9岁孩子》中提到:9岁的孩子整体特征为独立、执着、不可预测,是学习能力跨越提高的一年。
9岁前后的孩子身上,心理发展方面已经步入一个全新的阶段。他们没有了刚刚成为小学生的那种稚气,开始从“幼稚”走向“懂事”,孩子们心智更加成熟,但也有了更多的不可预测性,也越发叛逆,心理上的诸多变化也深刻地影响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态度。
4.低专注力与不良习惯的影响逐渐显现
“三年级现象”不会出现在每个孩子身上。
如果观察那些在小学每个阶段都能踏实学习的孩子,你会发现,他们的专注力和学习习惯都很好。
尤其是专注力,三年级后,随着知识难度大幅度增加,对孩子在课堂上专注程度要求变高,如果经常走神,差距就一天天拉大了。
低年级没有养成好的习惯,到了高年级,各种问题也就集中暴露出来了。
江阴市关工委版权所有 江阴市关工委主办 1024*768分辨率,16位以上颜色,IE6.0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ICP备05002806号 |